当前位置: 主页 > 开盘 > 内容页

台风老来北方闹灾,气候越来越反常吗?

2023-08-17 06:50:49 来源:京报网

今年夏天,我国北方多地遭受暴雨侵袭,强度之大、持续时间之长、破坏性之巨均超乎想象。

南来的台风,何以对长年少雨的北方造成如此严重的灾害?这背后有着怎样的形成机理,有没有气候变化的深刻影响?

随着受灾各地进入灾后重建期,深入思考这场灾害背后的东西,无疑有助于让重建工作更有现实针对性和战略规划性。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一)

台风,是生成于热带或亚热带洋面上、中心持续风速在12级至13级(即每秒32.7米至41.4米)的“热带气旋”。

作为世界上受台风影响最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每年大约有10次台风光临,基本都从东南沿海登陆一路向西,波及范围主要是福建、浙江、广东、江西等南方地区。

这样的路径移动,源于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抽动”。

七八月份,副热带高压正处于强势期,在西伸加强后,控制着我国长江中下游地区。其在控制区域内以下沉运动为主,不利于台风的发展,就如同给长江以北地区筑起了一道屏障,使台风很难“突围”,到达更北的区域。

但此番“杜苏芮”之所以能一路北上,一方面在于其登陆时超强的威力,一方面则在于其与“副高”反复拉锯后,形成了特殊的大气形势。

即这一过往横亘在长江中下游一带的高压坝,硬是被“杜苏芮”强大的残余环流推进到了华北、黄淮一带,加之华北地区西部多山的地理环境及“卡奴”的持续送水,持续性大暴雨诱发山洪和泥石流,导致域内河流水位暴涨,洪水内涝集中爆发。

雨情、汛情、灾情叠加,从灾害烈度看,这轮“台风雨”对北方地区造成的直接破坏和次生灾害都堪称“百年不遇”。

(二)

北方遭遇的“台风雨”,用专业术语叫做“远距离台风暴雨”。

而这,与台风环流本身造成的暴雨区是明显分离的,也是目前台风预报中的痛点和难点。

从具体气候特征来看,“远距离台风暴雨”主要表现为降水突发性强、降水强度大、降水时段集中。这也是台风影响我国内陆地区的重要形式。

有学者分析了1951至2001年我国台风带来的降水情况,特别提到大气环流形势的巨大影响。随着研究深入,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这是台风与中纬度系统(包括西风槽、东北冷涡、西南涡、弱冷空气、高低空急流及副热带高压等)相互作用的结果。

“远距离台风暴雨”威力惊人,但“千里送暴雨”的情况并不常见。大气监测数据显示,这个概率大概在14%左右。

据中国气象局披露,自从有气象记录以来,曾有7次台风减弱后的低压经过或扫过北京。从1949至2019年登陆我国的台风数据来看,每年东北地区约受1.2个台风影响。

此外,台风自海上来,登陆后就会失去能量供给迅速变弱。一般而言,相较于沿海地区,内陆城市遭受的灾害要轻微得多,这也符合长期以来大众对台风影响的普遍印象。

(三)

但种种迹象表明,这样的惯常认知正在被打破。

国际科学界普遍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全球各大海区频繁出现强度更大、活动更异常的台风。国内学者也发现,在西北太平洋和南海形成的台风中,近海或登陆我国的台风强度也在增强。

针对“台风何以越刮越猛”,虽然学界仍有争议,但全球变暖成为颇有说服力的一大归因。

对于二者的内在联系,国家气候中心研究员韩荣青做出解释:台风的一个动力源泉就是湿度,气候变暖导致水汽增加,为台风强度增强提供了能量。不仅如此,气候变暖还会使大气垂直稳定度增强,导致生成的台风偏强。这一结论,也得到不少计算机数值模拟研究佐证:当海表温度升高1℃,台风的风速将增强3%至5%。

据欧盟哥白尼气候变化服务中心(C3S)新近报告,今年7月是全球有记录以来最热的月份。全球平均气温较1850年至1990年的7月平均温度相比,升温超过1.5℃。这是全球月均温首次升温超过1.5℃。

1.5℃的温度阈值被科学家们认为是地球温度的一个关键临界点,超过这个阈值,极端高温、洪水、干旱、野火等灾害将愈加频仍,甚至在气候领域早就有极端高温之后必有极端暴雨的说法。

虽然目前尚未有直接研究探析“杜苏芮”的强度何以达到63年来首登福建最强,但这个夏天的超常升温,显然是不能忽视的重要变量。

统计显示,近十多年来,由于全球变暖的显著提速,台风强度也在显著增加,本不常见的影响我国长江以北的“远距离台风暴雨”同样显著增加。2020年,东北地区连续遭遇第8号台风“巴威”、第9号台风“美莎克”和第10号台风“海神”的影响,平均降水量达170.1毫米,较常年同期偏多3倍。去年第12号台风“梅花”先后登陆浙江、上海、山东、辽宁等地,同样带来较强的风雨影响。

(四)

相较于时常迎战台风的东南沿海地区,极少与超强台风正面遭遇的北方地区,在防台风经验和基础设施建设上难免会有短板。

就这轮暴雨造成的影响就可看到——

其一,基础设施耐度不足。不少城市的部分区域在暴雨冲击下一度断水断电,不仅给居民生活造成困难,也加大了抢险救灾、应急救援的难度。

其二,设防标准跟不上趟。历史上北方常旱,河道堤坝设防标准普偏不高。不少蓄滞洪区又存在“人水争地”的尴尬,防洪工程存在历史欠账和短板,一旦暴雨如注,“峰峰相遇”就会酿成水患。

其三,应急预警不够细化。面对本轮暴雨,各地基本能够做到精确预报、快速预警,但预警转化为行动的效率还不够高,一些预警还做不到精细化,数据共享和协同联动还不够。

其四,防灾意识存在缺环。相较于东南沿海,北方居民防台风意识薄弱不少。比如,此次暴雨红色预警虽提前发布,但不少人并未往心里去,甚至还有人冒雨涉水钓鱼。

(五)

“一年基本恢复,三年全面提升,长远高质量发展。”

当前,北京的灾后重建工作正在有序展开,显然需要将这次灾害中暴露出的短板缺环应时补上,并将这种极端天气作为未来一项必须应对的挑战,在重建过程中予以充分重视。

灾害风险,是灾害天气强度、社会经济暴露度和防灾减灾能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如果说极端台风降雨的强度正明显呈一条上扬曲线,经济社会发展又必然增加暴露度,那么想降低灾害性,就得全面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争取将这头横冲直撞的“灰犀牛”套牢拴住,将风险拉回可控范围。

长期以来,在北方地区,不管是城市规划还是乡村建设,防旱都是更主导的思路,应对汛情难免会有一些不对路的地方。

这也意味着,做好灾后重建,首要一点,就是根据过去和未来发生灾害的可能变化趋势,拿出一个综合的灾害风险评估,以此作为城市规划设计、管理系统、重点工程建设、设防标准更新的考虑因子。

比如,城市的排水、河道,电力供应的载荷,地铁系统的防涝,乃至建筑物广告牌的位置是不是在风口上、高度能否经受住可能出现的大风天气,等等。比如,哪些基础设施还达不到设防标准,如遇极端暴雨可能会造成怎样的影响。再如,受灾小区重建,其建筑材质是否适合抵御极端暴雨等灾害。

其次,对暴雨的强度设定、城市的设防标准作相应的修订调整。每座城市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又身处不同发展阶段,如何在防灾效果与成本投入,以及城乡协调之间求得平衡,需要复杂而周密的权衡。为了增强针对性,有学者建议每个城市针对自身情况进行自然灾害风险普查,在普查的基础上复核城市的防洪排涝标准,差距过大就需要提高。

当然更为根本的一点,则是在城市的整体建设规划中,进一步强化气候可行性论证的意义,以更好提高城市对未来气候变化的适应性和韧性。

对此,国家气候中心主任巢清尘指出,现在的气候可行性论证普遍是根据过去几十年的气象和灾害数据来做,但未来气候的变化不会是线性的,因此评估过程中还应基于气候模型做未来风险预估,尽管预估有不确定性,但也应作为一个重要参考。

(六)

防灾减灾既是硬件的比拼,也是软件的角力。

其中广大居民的预防意识、避险意识,直接关乎应急预警化为行动的效率。因此,在灾后重建中补上应对雨洪灾害这一课,增强居民防灾减灾意识、普及避险逃生常识不可或缺。

这几天,不少南方小伙伴分享的应对暴雨笔记走红网络:

一接到预警短信通知,平房区马上收拾自家院子,高楼住户想办法加固门窗,小区门口放沙包防汛,家里多备些菜蔬应急,非必要不出门,需转移尽转移……可见,因为年年迎战台风,“宁可十防九空,不可一失万无”的理念早已深刻印在大家心中,这样的避险意识值得学习。

杜绝侥幸心理,提高避险能力,严格听从安排,普通人的科学素养和文明水平,守望相助与共克时艰的精气神,也将构成整座城市、整个区域抗击风险的宝贵资源。

(七)

天晴雨散,生活继续。

在受暴雨山洪影响较重的地区,乡亲们陆续返回家园,抄起铲子、开动斗车,清理路上的淤泥、杂物,重整旗鼓开始投入新的劳作。

“天不帮忙,人要努力”。这场台风带来的意外的洪涝灾害,给北方地区上了沉甸甸的一课。以此为契机,堵漏洞、补短板、消隐患,夯实我们的防灾减灾体系,才能在莫测的风雨前争取最大的主动。

图源:新华网

来源:长安观察 作者:范荣

流程编辑:U022

标签:

发展
“世界光谷”全球招引产业合伙人
8月15日,“世界光谷”全球产业合伙人大会在湖北武汉东湖高新区举办。
量化对冲基金AQR:新兴市场股票颇具吸引力,有充足理由入市
据新浪,量化对冲基金AQRCapitalManagementLLC认为,未来五到十年间,
光明区荔林学校2023年秋季插班生招生简章
荔林学校2023年秋季插班生招生简章(2023年8月16日发布)一、招生计划